2024年,我國鮮切花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,產量200多億枝,零售市場總規(guī)模達到2100多億元,是一個產區(qū)密集、勞動密集、發(fā)展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(yè)。
鮮切花采后需要進行分級、去葉打刺、切齊、捆扎、包裝等多道工序才能上市銷售,用工多、效率低。不同品種的鮮花分級標準不一、處理工序不同,包裝要求也不一樣,因此有關設備的個性化較強,機械化難度較大。
荷蘭的鮮花處理設備自動化程度高,生產效率高,適用于郁金香、玫瑰等大部分花卉,但價格高昂,一套設備大概700萬元人民幣以上。我國花卉種植企業(yè)規(guī)模小,這種設備并不適用。
另一種適合小規(guī)模種植企業(yè)的機械化解決方案,可以完成切齊、去葉打刺、捆扎,但后續(xù)包裝仍需要人工完成。煙臺方程機械生產的FL70系列鮮切花處理線就屬于這一類,在國內花卉種植企業(yè)不少應用,并出口到歐美、東南亞許多國家。
隨著勞動力成本的迅速攀升,這個方案的不足愈發(fā)明顯。首先是要進行人工分級并集成花束,用工太多。其次是去葉打刺機力道較大,對于玫瑰等花莖較硬的比較適合,但對于許多草本花卉,由于花莖嬌嫩,會造成一定損傷。
有鑒于此,煙臺方程機械經過兩年多的研究,今年正式推出一個新的解決方案。
一、設備構成
設備主體部分由分級集束機、切齊捆扎機兩套主機組成。分級集束機上裝有定長切割機、帶式去葉機、集束機,另有一到兩個料臺。切齊捆扎機是我公司的成熟產品,上面裝有切齊機、捆扎機、塑料花袋掛架。如下圖1、2所示(集束機圖1未顯示,具體見圖2):
圖1:鮮切花分級集束捆扎處理線
圖2:方案功能示意
二、工作原理
1,分級
待處理的鮮切花放在料臺上,1-2人站在“位置4”,逐枝鮮花甄別分級,將鮮花放在分級集束機的傳送帶上。
分級的優(yōu)先指標是長度。如玫瑰,70cm以上為一級,60cm以上為二級,50cm以上為三級,40cm以上為四級,40cm以下為五級。一般地,長度分級標準在設備訂貨時確定好,出廠后不能調整。
分級的次選指標是開放度、病害等。開放度過大、有病害的適當降低級別。
傳送帶上有刻度線,不同級別鮮花的花頭放在對應的刻度線上。
2,定長切齊、去葉去刺
在“位置5”上裝配有定長切齊機和帶式去葉機。傳送帶上的單枝鮮花間距20cm左右,依次通過定長切齊機切去多余部分花莖,通過帶式去葉機梳掉花莖尾部的葉子和針刺。
3,集束
集束機上有一個X形接花架。鮮花繼續(xù)向后通過長度分級帶,不同的長度掉落在相應的集束機的X形接花架上。光電感應裝置對鮮花進行計數,當達到設定值時,如10枝,X形接花架轉動90度,花束掉落到集束機的傳送帶上,傳送帶將花束傳送到“位置6”的緩沖料斗中。
鮮花在緩沖料頭中花朵向下自動對齊,對齊后花莖尾部長短不一。
4,轉送
一人在“位置6”,將花束放到切齊捆扎機3的傳送帶上。該傳送帶也帶有刻度線,對應著不同的長度級別。
5,切齊捆扎
花束依次通過切齊機7將花莖尾部切齊,再通過“位置8”上放置的彈力繩捆扎機自動捆扎。
6,套袋
“位置9”放置塑料袋支架,一人站在“位置10”,將花束套上塑料袋,按級別放到接料臺上。
7,包裝
如果需要用瓦楞紙包裝,則在“位置6”上安排三到五人完成。
三、功能適應與生產率
不同的花種、不同的企業(yè)分級與加工包裝方式差異較大,因此該方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與用戶溝通,進行個性化設計定制。
該方案采用了方程機械研發(fā)的新型帶式去葉機,替代現有的高速滾刷式去葉機,去葉效果好,不傷花莖,對于高價值草本花卉特別適用,如郁金香、百合等。
該方案解決了人工分級集束的行業(yè)難題,每小時可處理3600枝鮮花,如果配置兩臺分級集束機,效率可達7200枝/小時。同時可節(jié)省較多人工,按照7200枝/小時的配置,分級上料需要3-4人,轉運1-2人,套袋1人。
云峰石
2025年6月25日